
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国产原研药信超妥获批上市
时间:2025-07-10 15:07:47
在医药创新领域,国产原研药物的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铭记。2025年5月27日,一个载入中国医药史的时刻——信立泰自主研发的信超妥(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片)正式获批上市,成为国产首款、全球第二款ARNI类药物,彻底打破了诺华在该领域长达十年的垄断。这款药物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心血管治疗领域的技术跃升,更意味着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有了更优的国产选择。
硬核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共晶突破
信超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共晶药物技术的突破。简单来说,共晶技术就像让两种有效成分(LBQ657和阿利沙坦)在体内“手拉手”同步释放,实现血药浓度“齐步走”。这种设计使得沙库巴曲的活性代谢成分与阿利沙坦的达峰时间高度一致,同时将阿利沙坦的半衰期延长,相当于给药物装上了“缓释引擎”。对比进口药物,信超妥的降压效果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每日一次240mg或480mg治疗12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降幅分别达到25.07mmHg和28.22mmHg,相当于一次性卸掉心脏上“两桶矿泉水”的重压。更难得的是,长达52周的临床数据显示,其降压效果如同“精准调控的水坝”,持续稳定释放疗效。
双重机制:一箭双雕的降压护心策略
与传统降压药的单靶点作战不同,信超妥的ARNI机制展现了“双管齐下”的智慧。一方面,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RB作用),抑制血管过度收缩的“紧张信号”;另一方面,它抑制脑啡肽酶,提升利钠肽水平,相当于同时打开“排水阀”和“血管扩张器”。这种协同作用尤其适合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轻心脏负荷,好比为疲惫的心脏“减负+供氧”同步进行。指南明确推荐ARNI作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而信超妥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其在慢性肾病患者中还能改善尿蛋白,实现心肾双重保护。
国产替代: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突围
信超妥的化合物专利保护期至2037年,这为中国药企争取了宝贵的市场窗口期。6月6日,首批产品下线发货的场景,被业内视为国产创新药**“从实验室到药房”**的标志性跨越。此前,进口ARNI类药物年治疗费用约7000元,而信超妥的定价预计降低30%-40%,相当于每年为患者节省“一次全家旅行”的支出。信立泰将高血压领域作为战略重点的布局,也预示着后续适应症拓展的可能,如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等“难啃的骨头”。
未来展望:中国智造的全球野心
在全球心血管药物市场格局中,信超妥的登场绝非简单复制。其技术改良使得阿利沙坦(国产自主研发的ARB成分)与沙库巴曲的搭配更具化学稳定性,这为后续国际申报埋下伏笔。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中国药企开始定义技术标准时,游戏规则已经改变。”随着信超妥纳入医保、基层医疗渗透,预计三年内将覆盖超百万患者,成为高血压治疗领域的“中国名片”。
这款药物的意义早已超越商业成功本身——它证明了中国药企在复杂制剂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患者提供了更优解。当更多“信超妥们”涌现时,进口垄断终将成为历史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