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材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药材杂志2000年第7期文章
  • 苍耳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鉴定

    本文对苍耳xanthiumsibiicum进行了药材性状、组织及粉末显微特征鉴定,为苍耳的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张勤;薛非凡;周燕 刊期: 2000- 07

  • 马连鞍和牛皮消的显微鉴别

    马连鞍为萝摩科植物马连鞍StreptocaulongriffithiiHook.f.的根,主治痢疾、心胃气痛、慢性肾炎.牛皮消为萝摩科植物牛皮消Cy-nanchumauriculatumRoyleexWight的根,主治小儿肺炎、肾炎.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将二者混淆.为了准确鉴别之,笔者就其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瑞良;文贵荣 刊期: 2000- 07

  • 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

    报道红花注射液5ml肌注每天2次,疗程10天,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其中30例治疗以VitB120.5mg肌注每天2次,疗程10天为对照.结果:近期(第1个月)总有效率83.5%(对照组为10%).远期(半年)总有效率80%,半年复发率3.3%,其中有11例经红花注射液治疗一个疗程无效,接受第二或第三个疗程,总有效率达到72.6%,治疗后经血前列腺素(PG)含量明显变化,PGF2α减少(P<0.0......

    作者:韦冰;吴铿 刊期: 2000- 07

  • 地黄栽培研究进展

    本文从地膜覆盖、夏栽和提芽栽培技术,农药浸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元素对地黄的影响,到防止品种退化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地黄的栽培研究成果,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温学森;李允尧;陈沪宁 刊期: 2000- 07

  • 龙胆及其炮制品中龙胆苦甙的含量比较

    对龙胆生品、酒炙品、甘草炙品、姜炙品、炒炭品中龙胆苦甙的含量进行了比较,为研究龙胆的炮制机理、炮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0- 07

  • 贝母类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

    魏晋以前的药用贝母指假贝母.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浙贝母,直到明代后期,假贝母和湖北贝母一直占居贝母的主要位置.明代末期,开始大量使用浙贝母和川贝母,浙贝母产于象山者称为象贝母,产于其它地区者称为土贝母,川贝母一开始就包括了伊贝母.中国药典等现代文献收载的土贝母,实为假贝母,应更名为贝母,以恢复其本来面目,亦可避免与本草著作中的土贝母(浙贝母)相混.湖北贝母可以作为浙贝母的代用品,而不应代川贝母药用.......

    作者:谢志民;王敏春;吕润霞 刊期: 2000- 07

  • 再谈中药现代化

    再谈中药现代化问题.笔者认为,实现中西合流创建新学说;科教先行发展;不断加强规范工作的实施和改进;实现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药的未来充满乐观.......

    作者:朱柏华 刊期: 2000- 07

  • 袋泡剂颗粒制备的工艺改进

    袋泡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新剂型,它具有符合中医用药特点,服用方便,体积小,利于贮存和便于携带等优点.袋泡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全生药型是全部生药通过精选、烘干、粉碎成符合要求的粗末,再分装而成的袋泡剂.半生药型即部分生药粉碎成颗粒状,部分生药煎汁吸收到生药颗粒中制备出的袋泡剂,目前的袋泡剂大多属于这一类.在此,我们主要是对半生药型袋泡剂的生产工艺进行探讨改进.......

    作者:蒋滔滔;姜卫国 刊期: 2000- 07

  • 评《艾叶》

    梅全喜主任中药师自80年代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后,就开始从家乡的蕲艾入手,广觅文献资料和实验考察,对艾叶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关艾叶的学术论文20余篇,并用10多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而编著成一书,于199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医药学界不可多见的以单味药材为题材的一部专著.也是作者长期工作积累、博采古今医药著作、执着刻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堪当喜庆.......

    作者:毕焕新 刊期: 200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