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连翘叶采收期探讨
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集时间的连翘叶中连翘苷的含量以5月份即春季时含量高.连翘叶水煎剂的抑菌实验表明,其抑菌作用与连翘苷含量关系密切,可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凤云;陈志红;王春雷;张道英;姬晓敏 刊期: 2002- 08
-
产地和采收期对白花蛇舌草、水线草多糖含量的影响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期的白花蛇舌草及水线草多糖含量.2种中多糖含量均以广东广州产的高.三个产区样品中,水线草的多糖含量均低于白花蛇舌草.不同采收期白花蛇舌草中多糖含量,以7月份高,6、8、9、10月相差不大.......
作者:周诚;王丽;冯小映 刊期: 2002- 08
-
河南省贝母属药用植物
河南省贝母属药用植物经鉴定有7种、2变种和1变型,其中3种和1变种为河南省分布新记录,1种和1变种为河南特产,2种为河南栽培种.......
作者:黄海欣;张玉洁;邹俊 刊期: 2002- 08
-
磷、钾肥与人参产量
根据人参施肥现状,对人参施用磷、钾肥后的产量、单支重、等级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磷钾肥配合施用,人参可增产73.3%,平均单支重增加21.4%,特等参和一等参率增加44%,皂苷含量增加6.86%.......
作者:赵英;王秀全;任跃英 刊期: 2002- 08
-
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物候学分析
不同物候期采收的金银花产量和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第一茬花产量高,其后几茬花产量逐次降低;第一茬花千蕾重及绿原酸含量高,第四茬花次之,第二、三茬花较低.这种差异主要与不同物候期间花芽分化历时、花枝的类型、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学因素有关,不同物候期的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候因子也密切影响药材质量.......
作者:徐迎春;周凌云;张佳宝 刊期: 2002- 08
-
从本草、方志探讨甘肃中药资源开发史
历代编写的本草医书及经史方志,记载了丰富的中医药和民族、民间药的资料和理论,是研究传统医药的宝贵史料,对现代开发利用有现实意义.......
作者:毛明远 刊期: 2002- 08
-
江西金钱草-天胡荽类药用植物的本草考证
从江西金钱草的考证中发现,古代本草记载存在天胡荽与石胡荽、积雪草等混乱的问题.现代临床应用天胡荽、积雪草、马蹄金、连钱草等药材又常发生混淆,宜加以区别.......
作者:曹萍;褚小兰;范崔生 刊期: 2002- 08
-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制剂中的应用
根据药物经济学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探讨药物经济学在医院制剂的研发、生产及应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李国辉;张蔚君;于霞 刊期: 2002- 08
-
与中国药典收载同名异物的广东中草药
本文列出与中国药典收载同名异物的部分广东习用中草药,并提出笔者的个人见解.......
作者:张德培 刊期: 2002- 08
-
冻干粉针剂澄明度的控制
在灯检冻干粉针剂过程中,经常会检查到大量不明来历的异物,且绝大多数呈黑色、棕色.经显微镜检查确认为炭化物、玻璃屑、胶屑、纤维、金属等,其直接影响到药品的澄明度,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如若被漏检进入人体还会引起肺内芽肿、血管炎等,直接危害人们健康.为此,我们对其产生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了药品澄明度.......
作者:陈考灵 刊期: 2002- 08
动态资讯
- 1 琼玉膏加强顺氨氯铂对肺腺癌细胞株GLC-82的体外抑制作用
- 2 榧子驱除钩虫的实验研究
- 3 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4 丹皮酚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 5 湖北麦冬和山麦冬花药及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素胶囊中氧化苦参碱及有关物质的含量
- 7 顺、反式二苯乙烯苷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对比研究
- 8 基于DNA条形码鉴定龙葵及其近缘种
- 9 桃红四物汤对骨痂“成骨-破骨细胞共育系”中蛋白的影响
- 10 微波技术在秦艽浸提中的应用
- 11 云南金平草果精油的微波萃取及化学成分研究
- 12 超微粉碎技术与普通粉碎技术对大黄蒽醌提取率的比较性研究
- 13 2007年惠州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4 鸡蛋花的鉴别研究
- 15 光果翠雀的化学成分研究
- 16 川红片中红花黄色素与阿魏酸的HPLC检测方法
- 17 滇东北短柄乌头的分布格局与生态适应特性的初步研究
- 18 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提取工艺的优选
- 19 名医叶天士应用三七经验
- 20 青天葵及其近缘种毛叶青天葵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