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coumarin)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抗肿瘤及抗艾滋病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香豆素类化合物,笔者对其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佐建锋;郭增军;李教社 刊期: 2003- 09
-
绞股蓝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
本文从绞股蓝总皂甙的化学成分与结构入手,分析了其结构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概述了绞股蓝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姜彬慧;杨万春;赵余庆 刊期: 2003- 09
-
奶芎、山川芎与川芎药材质量研究
目的:评估奶芎、山川芎能否作川芎药用.方法:测定三者生药样品挥发油总量和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都江堰奶芎、汶川山川芎、彭州川芎和都江堰川芎的挥发油总含量分别为0.25%、0.65%、0.60%和0.70%,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含量分别为69.16%、64.34%、73.34%和76.10%.结论:奶芎质量差,山川芎居次,川芎好,再结合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可初步认定,奶芎不能作川芎药用,山川芎可作川芎药......
作者:刘圆;贾敏如 刊期: 2003- 09
-
石斛兰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华南植物园种植的石斛兰,常遭多种昆虫及小动物危害.经调查研究,常见害虫有介壳虫、蚜虫、叶螨、蓟马、粉虱、潜叶蝇、毛虫、蟑螂、蚂蚁,以及蜗牛、蛞蝓、蚯蚓、老鼠等.......
作者:曾宋君;刘东明;段俊 刊期: 2003- 09
-
北柴胡植株生长分析
目的:了解北柴胡生长发育规律,为栽培技术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植物生长分析方法调查各器官数量.结果:北柴胡植株由根、根颈、主茎、基生叶、主茎叶、各级分枝和叶、顶花序和各级侧生花序组成;1、2级分枝干物质占全部分枝的93.8%,3、4级分枝弱小但数量多,根-冠比只有0.19;植株具3~4级侧生花序,以1级和2级为主要构成部分;繁殖器官消耗了全部干物质的38.1%;主根长度只有17.2cm,与侧根的干......
作者:魏建和;程惠珍;李昆同;丁万隆;徐昭玺;褚庆龙 刊期: 2003- 09
-
栽培条件对巴戟天有效成分的影响
用高效液相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栽培条件下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低聚糖、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适当荫蔽,对巴戟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作者:丁平;徐鸿华 刊期: 2003- 09
-
安徽亳州地区引种甘草初报
甘草,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调和诸药的功能,素有'十方九草',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政府颁布严禁野生甘草采收和销售条例,于2002年6月1日正式实施.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对甘草需求量极大,市场甘草价格不断攀升.1998年以来本院经过引种、示范、推广,甘草在安徽亳州及以北地区种植已成规模.现将甘草在亳州栽培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俞年军;张凤鸣 刊期: 2003- 09
-
抗肿瘤中药新药开发探讨
基于西药抗癌的副作用太大,传统抗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本文从新药开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新药物发现的规律、特点进行新药研究与开发利用.......
作者:赖春丽;黄婉锋;祝晨蔯;赖小平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细辛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 2 匙羹藤降血糖成分研究进展
- 3 乌梅的研究进展
- 4 抗肿瘤植物药藤梨根
- 5 甘肃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 6 黄栌复方的体外抗凝血和溶血栓活性研究
- 7 趁鲜切制桂枝饮片工艺研究
- 8 当归饮片中蔗糖分布的X射线衍射鉴定及中药材鉴定探讨
- 9 红景天苷对高糖致内皮细胞表面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0 UPLC-QTRAP-MS/MS分析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核苷类成分动态变化
- 11 消蛾口服液抗炎作用的研究
- 12 AM真菌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13 维C银翘片中原料VC薄膜微粒制备条件的优选及检测
- 14 白蚁菌圃的抗炎作用研究
- 15 不同产地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比较
- 16 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
- 17 活性炭对鼎湖山紫背天葵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18 贝母类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
- 19 印度獐牙菜的生药研究
- 20 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川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