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南充地区不同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比较南充地区野生芍药叶型和竹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差异分子.方法:采用RAPD扩增、分析不同叶型半夏指纹图谱,并对典型特异扩增条带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36条随机引物中有22条扩增出清晰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57条带,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61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3条,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7条.差异条带AOPN-14300经克......
作者:任碧轩;白权;王朝莉;陈果;李丽;敬保迁;张大容;冯莉;唐恩洁 刊期: 2007- 11
-
阴香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
以阴香枝条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探索生产右旋龙脑的途径.实验已获得第一步成果,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条件.......
作者:张晨;刘志伟;曾庆坚 刊期: 2007- 11
-
黄花蒿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2005~2006年对广西区内黄花蒿病虫害调查结果,病害有3种,虫害有11种,主要有猝倒病、茎腐病、小地老虎、菊瘿蚊、桃蚜.本文报道症状、病原、形态特征、危害情况、以及防治方法.......
作者:梁惠凌;韦霄;唐辉;蒋运生;王满莲 刊期: 2007- 11
-
氮、钾对盆栽药菊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氮、钾施用水平对药菊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氮、钾肥设置3个水平,共9个施肥处理.调查各处理株高、分枝数、花径大小和花产量,并测定叶片SPAD值、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结果:氮、钾配合施用能促进盆栽药菊的正常生长,显著提高菊花产量,改善外观品质;氮素对花产量的影响大于钾,在相同供氮条件下提供相应的钾素营养可促进植株分枝和花的形成而提高......
作者:刘乡;刘大会;杨特武;袁慧红;刘伟;朱端卫 刊期: 2007- 11
-
种栽和种植密度对温郁金产量与挥发油含量影响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种栽对温郁金产量、挥发油总量的影响,为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时测定小区产量及挥发油含量,并应用SPSS方差分析.结果:种植密度对三个药用部位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种栽对温莪术、片姜黄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郁金产量影响不大,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影响.结论:种植密度对温郁金产量起重要作用.......
作者:陶正明;吴志刚;顾雪萍;黄品湖;陈臻 刊期: 2007- 11
-
牛蒡子炒制前后质量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牛蒡子炒制前后的质量.方法:制备炒牛蒡子及其原料净牛蒡子的全粉、初粉和末粉,按药典方法测定牛蒡苷含量;对炒制前后的样品浸出物和石油醚提取液薄层色谱比较.结果:牛蒡子初粉中牛蒡苷的含量分别是全粉和末粉的1.5~1.7倍和1.8~2.4倍;牛蒡子炒制后牛蒡苷下降1.5%~5.8%,水、乙醇和稀乙醇浸出物均比炒前降低;薄层色谱中炒牛蒡子的斑点明显浅于净牛蒡子.结论:炒牛蒡子的上述各项理化指......
作者:陈曦;赵桦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金毛狗脊化学成分研究
- 2 莱芜花椒和川椒挥发油的GC-MS分析比较
- 3 鲜天麻干制过程中佳加工条件的探索
- 4 名医叶天士应用三七经验
- 5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观察
- 6 佛手中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 7 UPLC法测定罂粟壳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
- 8 基于均匀设计-偏小二乘回归优化四黄止痛喷雾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
- 9 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 10 灵芝逆转SGC7901/ADR多药耐药性的活性部位研究
- 11 穿心莲干浸膏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12 发展红豆杉药用原料林
- 13 鸭儿芹的显微鉴别
- 14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渝蕾一号’的组织培养研究
- 15 三七通络膏的醇提工艺研究
- 16 利用活性部位指纹图谱筛选驱虫斑鸠菊提取工艺
- 17 活血丹的化学成分研究
- 18 奶芎、山川芎与川芎药材质量研究
- 19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比较高良姜根中髓及皮层间的差异
- 20 丹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