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材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药材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水分胁迫对甘草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分对甘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明确甘草生长的佳土壤含水量.方法: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了4个水分梯度.结果:在20%~70%土壤体积含水量范围内,随着水分含量增加,甘草光合速率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也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50%时甘草根系及茎生物量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各器官生物量均明显下降.结论:50%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甘草根系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药材产量.......

    作者:贺润平;翟明普;王文全;孙志蓉 刊期: 2007- 03

  • 丽江山慈菇佳采收期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株龄的丽江山慈菇Iphigeniaindica秋水仙碱含量.结果:鳞茎中秋水仙碱含量于果实刚饱满时高,果实成熟后慢慢降低,至翌年鳞茎刚萌发时低;一年生实生苗鳞茎含量高.种子育苗的采收佳时期为三年后果熟期,即第三年9月下旬.......

    作者:袁理春;徐中志;赵琪;吕丽芬;杨丽云;陈翠 刊期: 2007- 03

  • 河西地区甘草机械化栽培技术

    甘肃人工栽培的甘草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目前多应用机械化栽培.本文从整地、播种、施肥、灌水、中耕除草、病虫病防治、茎叶刈割和采挖等方面总结了甘草机械化栽培技术.......

    作者:安文芝;祝玲敏;李发江;谢建军;占发源;刘永刚 刊期: 2007- 03

  • 醋制延胡索新工艺的研究

    目的:探讨醋制延胡索新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低压低温润制法和L9(34)正交设计实验,对醋制延胡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低压低温润制法用于延胡索鲜品的加工新工艺,实验证明该法优于传统工艺,炮制效果尤佳.结论:低压低温润制法成本低、时间短、效果佳,工艺合理、方法可靠,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杨雄志;曹岚 刊期: 2007- 03

  • 低温炮制工艺对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温炮制工艺对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及其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水蛭的低温炮制采用液氮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传统炮制参照2005药典;不同炮制工艺水蛭的水溶性蛋白组成的差异检测采用SDS-PAGE,定量分析采用ScionImage软件;不同炮制工艺水蛭的水溶性蛋白组分的纤溶活性鉴定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溶栓活性分析采用体外溶栓试验.结果:低温炮制工艺的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比传统炮制工艺丰富,不仅......

    作者:王厚伟 刊期: 2007- 03

  • 刍议中药指纹图谱的现状、发展和问题

    1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化学指纹图谱(光谱、色谱)作为一种思路和手段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并非自近几年开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尝试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进行中药的鉴别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当时还没有普及).......

    作者:谢培山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