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鲍氏针层孔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
目的:鲍氏针层孔菌优良菌株的选育.方法:通过5.8SrDNA-ITS序列,生长速度、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优良的亲本菌株.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灭活标记,原生质体PEG诱导融合的方法.结果:筛选出亲本菌株SA02和SA04,以及编号为R002、R003、R005等三个融合菌株与两亲本菌株都具有拮抗反应,且菌落性状表现出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结论:R00......
作者:曾念开;王秋颖;苏明声 刊期: 2008- 04
-
四倍体黄芩D20引种实验报告
目的:考察四倍体黄芩D20在西部干旱地区的表现.方法: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产量超过对照52.5%,黄芩苷含量达13.1%,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综合产量、化学成分含量、抗病性、适应性、商品性等农艺性状,四倍体黄芩D20均优于当地主栽品系,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作者:杜弢;林丽;雍思龙;连中学 刊期: 2008- 04
-
金银花佳产地加工方法-杀青烘干干燥法
目的:探索金银花佳产地加工方法,为稳定金银花质量提供科学、实用的加工技术.方法:采用杀青烘干、鲜品晒干、鲜品阴干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并测定其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结果: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比鲜品晒干的高12.8%,比鲜品阴干的高24.9%;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木犀草苷比鲜品晒干的高7.8%,比鲜品阴干的高54.3%.结论:从加工方法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技术发展前景来看,杀青烘干干燥法是目前研......
作者:宋健;张会敏;石俊英 刊期: 2008- 04
-
木鳖子制霜前后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木鳖子中总皂苷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炮制后木鳖子中总皂苷的含量有所增加.结论:炮制对木鳖子中总皂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振凌;王一硕;赵丽娜;刘艳芳 刊期: 2008- 04
-
不同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变化
目的:比较不同醋炙方法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对五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醋炙延胡索进行含量测定.用薄层扫描法,以甲苯-丙酮(9:2)为展开剂,检测波长λs=280nm,参比波长λR=650nm.结果:延胡索及其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由大至小为:醋拌延胡索颗粒>醋拌延胡索切片>延胡索生品>本院炮制品种>醋拌延胡索原药材>醋煮延胡索原药材.结论:安徽省炮制规范收载的醋炙延胡......
作者:魏良兵;孟楣;程璠;夏伦祝 刊期: 2008- 04
-
中药石韦的本草考证
通过考证,古代药用石韦主要来源于庐山石韦Pyrrasis.sheareti、石韦P.lingua及北京石韦P.davidii,此外,尚有石韦属其它植物.......
作者:卫玉玲;宋平顺 刊期: 2008- 04
-
生物活性测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研究思路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多变、活性成分多、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不甚明确等特点,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主要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与药效学建立直接的内在联系.中药尤其是注射剂和危重症疾病的治疗药物需要确保安全有效,因而必须重视质量控制与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相结合.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能反映中药药效的生物活性测定思路,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法与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结合应用,使现有中药质量标准的评价更全面......
作者:肖贵南;李瑾翡;陈浩桉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扶正祛邪方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 复方芪归益气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3 不同产地延胡索饮片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4 人参皂苷Rg1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 5 炮制对乳香的影响浅析
- 6 《肘后备急方》治未病思想探析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 7 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孟肾炎的疗效观察
- 8 白及多糖抗矽肺大鼠肺纤维化活性研究
- 9 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 10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生地黄汤口崩片的制备工艺
- 11 北五味子提取物小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 12 线粒体膜电位在PUVA诱导HL-60、K562细胞凋亡时的变化
- 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肉桂多糖及脂类成分
- 14 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 少腹逐瘀汤加减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的预防复发作用
- 16 不同纯化工艺健脑益智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17 不同来源桑椹的活性组分及生物学特性的对比分析
- 18 养正片改善L7217白血病小鼠化疗后肝损伤研究
- 19 广东凉茶颗粒苷类化学成分研究(Ⅱ)
- 20 板蓝根中1个新的生物碱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