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养胃散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养胃散对消炎痛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养胃散治疗组、替普瑞酮组、模型组、养胃散预防组、正常对照组.用消炎痛损伤胃黏膜,再给予养胃散治疗消炎痛伤所致的黏膜损伤,用替普瑞酮为阳性对照.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各组胃黏膜均没有形成溃疡,但有数量不等的针尖......
作者:周兰;谢子英;赵亚刚;黄定鹏;马艳春 刊期: 2013- 06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茶叶预防肺癌药效物质研究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6种茶叶预防肺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UPLC对各茶叶中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MTT法检测CSE诱导的NHBE细胞的存活率,5,5-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测定GSH/GSSG(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例,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共有峰面积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确定其具有预防肺癌的化学成分.结果:6种茶叶中龙井保护NHBE细胞损伤的作用强,......
作者:金苹;朱粉霞;谭晓斌;刘文博;金鑫;封亮;贾晓斌 刊期: 2013- 06
-
基于UPLC-TOF/MS的苍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苍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UPLC-TOF/MS分析方法.方法:运用UPLC-TOF/MS分析技术,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洗脱液不经紫外检测器直接导入质谱系统,采用ESI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扫描,采集两种模式下的UPLC-MS图谱,通过MasslynxV4.1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色谱峰的提取和匹配,依据元素组成分析参数确定分子式.结果:从苍耳子的水提取物中确定了33个离子峰,通过对照品比对和......
作者:刘树民;曹敏;武斌;卢芳 刊期: 2013- 06
-
川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川乌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对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进行考察,优选出佳的提取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提取方法总生物碱的提取率由大到小分别为:缓冲盐提取法>酸水提取法>乙酸乙酯-异丙醇提取法>乙醚-三氯甲烷提取法,不同产地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在6.4331~9.5013mg/g之间.结论:川乌总生物碱含量......
作者:区炳雄;邓广海;罗锐 刊期: 2013- 06
-
海绵Phakellia fusca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目的:研究海绵Phakelliafusca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棕榈酸(2)、α-十八碳烷醇甘油醚(3)、α-十六碳烷醇甘油醚(4)、(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5)、胸腺嘧......
作者:邓舟;唐丽丹;廖小建;徐石海 刊期: 2013- 06
-
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结果:三七虽然规格不同,但萜烯类化合物所占比重较大,且以α-愈创木烯含量为高,不同规格三七所含的化合物因种类、含量和数量而异.结论:萜烯类化合物是三七挥发油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物质,其中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丽明;任斌;郭洁文;邓志军;刘若轩 刊期: 2013- 06
-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
作者:周勤梅;彭成;李小红;郭力;熊亮;林大胜 刊期: 2013- 06
-
酒石酸长春瑞滨相关杂质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酒石酸长春瑞滨粗品中杂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粗品中所含杂质的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酒石酸长春瑞滨粗品中3个未知杂质分离后,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4’-环氧长春瑞滨(1)、3’,4’-环氧-17-溴代长春瑞滨(2)、6’-N-甲基-17溴代长春瑞滨(3).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酒石酸长春瑞滨的杂质中......
作者:黄建军;陈洪亮;黄广宇;李咏华 刊期: 2013- 06
-
一种新的人工结香沉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目的:针对“白木香通体造香技术”所结沉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不同批次沉香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从沉香样品中共检测出56个化学成分,其中有36个化学成分是前人没有报道的;三批沉香样品化学成分构成略有差异,但都以倍半萜、芳香族类成分为主,且都含有沉香特征性有效成分沉香螺旋醇、苄基丙酮,并随着结香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
作者:赵艳艳;房志坚 刊期: 2013- 06
-
地肤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地肤Kochiascoparia(L)Schrad.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苷元(1)、红车轴草素(2)、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3)、iriflogenin(4)、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阿魏酸(6)、N-trans-feruloylmethoxytyramine......
作者:张卫;张晓霞;刘昌发;宋瑞丽;王晶晶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唐古特大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2 独脚金的显微结构鉴别
- 3 大豆苷元对家兔胸主动脉条收缩的影响
- 4 蒙药河柏中没食子酸的HPLC含量测定
- 5 舒血宁对高血压肾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作用研究
- 6 昆明山海棠片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化影响的研究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因子影响分析
- 8 稀土元素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9 竹叶椒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10 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酚酸B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 11 红景天苷对高糖致内皮细胞表面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2 广西褐翅鸦鹃种群的现状调查
- 13 化橘红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的研究
- 14 冰片与几种易混淆品的鉴别
- 15 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肠管解痉作用胆碱能机制的研究
- 16 烈香杜鹃与当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17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镇痛膏中4种成分的含量
- 18 上树虾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 19 熟地黄对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学习记忆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轴的影响
- 20 姜黄提取液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及对肺表面活化蛋白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