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材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药材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同一遗传群体母株与后代皂角刺形态特征、单枝重与药用成分的比较分析

    目的:评价皂荚同一遗传群体母株、后代皂角刺的差别.方法:采用游标卡尺、直尺和天平测量比较皂角刺形态指标和单枝重,并利用HPLC及比色法测定分析其槲皮素和多酚药用成分含量.结果:(1)皂角刺形态特征母株与后代深棕色差异不显著,后代间差异显著.(2)单枝重母株、深棕色和紫棕色差异不显著,三者与黄棕差异极显著.(3)药用成分母株、黄棕色、深棕色、紫棕色的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30%、0.0122%、0......

    作者:李建军;尚星晨;连笑雅;马静潇;张光田 刊期: 2017- 10

  • 小花凤仙花的性状与显微鉴定研究

    目的:对小凤仙花的性状与显微鉴定特征进行系统地描述.方法:采用基原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结果:小花凤仙花性状特征为须根较多,弯曲.茎节膨大处有对生的分枝,表面具纵棱.总状花序淡黄色.显微特征为叶、茎的表皮均含有草酸钙针晶束和油滴,栅栏组织未穿过主脉;根、茎横切面针晶束常见.粉末可见单细胞和多细胞的非腺毛;直轴式和不定式气孔为主;草酸钙针晶束、簇晶多见;导管类型多样;可见晶鞘纤维等.结论:性......

    作者:朱芸;王合花;王翔飞;李鹏 刊期: 2017- 10

  • 乌头非生物胁迫下萜类化合物次级代谢的转录组学研究

    目的:对乌头的花、果实、茎、叶、主根、侧根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试图鉴别并表征非生物胁迫下参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重点绘制其萜类生物碱合成路线图.方法:采用IlluminaHiSeq2500平台测序,组装得unigenes,经公共数据库比对、注释后获得差异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参与萜类生物碱合成代谢的重要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对干旱、低温和机械损伤等的应激响应.结果:测序后共获得9836247......

    作者:张大燕;文欢;王伟;彭成;高继海 刊期: 2017- 10

  • 基于EST-SSR引物的不同产区栽培栀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产区栽培栀子遗传多样性现状.方法:以14对EST-SSR引物分析9个不同产区栽培栀子的遗传多样性,分别采用POPGENE32和NTSYS-pc2.10e计算遗传参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栀子栽培群体在物种水平上目前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位点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1.19,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65.在群体水平上,9个栀子栽培群体的基因多样度(Nei)平......

    作者:邓绍勇;朱培林;温强;房海灵;王贤荣 刊期: 2017- 10

  • 不同采收期栀子颜色与其3类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栀子的外观颜色与其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图像技术对栀子颜色进行数字化表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栀子中总环烯醚萜、总西红花苷、总有机酸3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用相关、回归对颜色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L*、b*与总环烯醚萜、总有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西红花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671、-0.781;与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作者:裴建国;刘婧;付小梅;吴建华;刘德鸿;吴志瑰;黄潇 刊期: 2017- 10

  • 不同产地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目的:建立广藿香药效物质基础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判别模型.方法:基于所建立的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海南及广东阳春、湛江、肇庆等4个产区的广藿香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产地广藿香的分类研究,并同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9个......

    作者:张洪坤;黄玉瑶;吴桂芳;周劲松;莫子瑜;卢海标 刊期: 2017- 10

  • 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地下部分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鉴别比较山东菝葜属4种药用植物根茎及根的显微特征,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提供生药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显微制片法,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比较菝葜、华东菝葜、牛尾菜以及鞘柄菝葜.结果:菝葜、华东菝葜、牛尾菜以及鞘柄菝葜在根茎横切面、根横切面、根茎粉末显微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分类鉴别研究,也为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李官政;邹运;孙稚颖 刊期: 2017- 10

  • 茉莉酸参与介导镧诱导丹参毛状根活性物质的积累

    目的:验证氯化镧诱导丹参毛状根活性物质积累的信号分子.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毛状根中活性物质含量;采用“lossandgain”策略对信号分子进行验证.结果:茉莉酸甲酯对镧的响应规律与丹参毛状根中活性物质对镧元素响应规律相符且对丹参毛状根活性物质积累起促进作用;经茉莉酸甲酯淬灭剂和抑制剂处理验证发现,抑制剂和淬灭剂对丹参毛状根中活性物质积累起抑制作用,而抑制剂与氯化镧同时处理能逆转抑制剂对活......

    作者:边丽华;邹琳;周洁;刘伟;王晓 刊期: 2017- 10

  • 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利咽灵片中9种无机阴离子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利咽灵片中9种无机阴离子[氟离子(F-)、甲酸根离子(HCOO)、氯离子(Cl-)、亚硝酸根离子(NO2-)、溴离子(Br-)、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草酸根离子(C2O42-)和磷酸根离子(PO43-)]的含量.方法:采用lonPa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5μm);柱温:30℃;抑制器:ASRS3004mm,87mA,自循环抑制;......

    作者:王宇;黄勇 刊期: 2017- 10

  •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芦丁、酪醇、原儿茶酸、橄榄苦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A)-0.6%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6种成分在30min内完全分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04%(RSD=1.09%),99.17%......

    作者:姜虹;郭伟英 刊期: 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