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蜂胶中高良姜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蜂胶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钻石)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4%的磷酸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高良姜素在0.00412~0.02472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高良姜素的含量,山东高,为11.7mg/g,其次是内蒙和河南,分别为1......
作者:王小平;林励;陈振霖;马艳艳;潘建国 刊期: 2007- 05
-
血满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首次对采自峨眉山的接骨木属植物血满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氯仿部分及总浸膏的水悬浮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1-(3-羟基-4-甲氧基)乙烷-1',2'-二醇(1-(3-hydroxy-4-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1),熊果酸(ursolicacid,2),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烷-1',2'-二醇(1-(3,4,5-trimethoxyp......
作者:唐柳怡;罗明华;蒋宁;林宏辉 刊期: 2007- 05
-
白花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zeylanicaLinn.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白花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花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花丹醌(Ⅰ),isoshinanolone(Ⅱ),白花丹酸(Ⅲ),β-谷甾醇(Ⅳ),对羟基苯甲醛(Ⅴ),反式桂皮酸(Ⅵ),香兰子酸(Ⅶ),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Ⅷ......
作者:张倩睿;梅之南;杨光忠;肖玉秀 刊期: 2007- 05
-
藏药川西小黄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tatsienense)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小黄菊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三十烷(1),亚油酸(2),松脂素(3),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betulabusideA(5),二氢......
作者:杨爱梅;鲁润华;师彦平 刊期: 2007- 05
-
五批国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五批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五批沉香样品所提挥发油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首次报道从国产沉香挥发油中发现了苍术醇、圆柚酮、缬草烯酸、velleral、愈创醇、γ-古芸烯、γ-蛇床烯、绿花白干层醇、异香橙烯环氧化物、朱栾倍半萜和α-木香醇等倍半萜成分,以及2,4-二叔丁基苯酚、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
作者:梅文莉;曾艳波;刘俊;戴好富 刊期: 2007- 05
-
牛至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研究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了其中6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8%.结论:27个成分首次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发现.......
作者:邓雪华;王光忠;孙丽娟;刘红兵;刘焱文 刊期: 2007- 05
-
黔滇崖豆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黔滇崖豆藤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1-5),通过波谱分析并和文献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这5个化合物均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作者:尹航;陈敏;范菊娣;覃仁安;鲁文琴 刊期: 2007- 05
-
女贞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目的:研究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Ait.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Ⅰ)、大波斯菊苷(Ⅱ)、芹菜素-7-O-乙酰-β-D-葡萄糖苷(Ⅲ)、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Ⅳ)、木樨草素(Ⅴ)、木樨草素-7-O-β-D......
作者:徐小花;杨念云;钱士辉;谢宁;于美妍;段金廒 刊期: 2007- 05
-
均匀设计法优选甘草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目的:优选甘草的半仿生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甘草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HPLC总面积、浸膏得率等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条件.结果:优化条件为:三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5.88,7.50,8.90;煎煮总时间为3.93h.结论: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确定其SBE法工艺条件为:三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6.0,7.5,9.0;煎煮时间依次为2,1,1h.......
作者:程艳芹;孙秀梅;张兆旺;惠建国 刊期: 2007- 05
-
不同配伍对麻杏甘石汤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甘石汤各配伍煎液中主要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甘草次酸、苦杏仁甘)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配伍对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实验,以HPLC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各配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都产生一定的变化,麻黄碱、伪麻黄碱及苦杏仁苷的含量于全方去甘草组中含量显著降低;甘草次酸的含量于全方去杏仁组中也显著下降;其余各组含量变化不显著.以上......
作者:王伟光;施旭光;翟理祥;王沛坚;彭秀峰;徐愈颖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超声辅助提取石莼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 2 补脾益肠丸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 3 黑水缬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脑内iNOS、 COX-2和IκB-α表达的影响
- 4 血三七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5 羟基积雪草酸对烧伤创面愈合及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脑血宁胶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 7 远志皂苷元神经营养作用研究
- 8 牛磺酸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9 大孔树脂-导数光谱法测定正骨水中苯丙酸衍生物的含量
- 10 肉苁蓉属植物研究概况
- 11 广东水源山土党参的生药学初步研究
- 12 砂仁及其混伪品宏量与微量元素特征的模糊聚类分析
- 13 蛤蚧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 14 伤科祛瘀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15 水飞蓟煎剂对急性毒蕈中毒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 16 当归不同炮制工艺的比较
- 17 兔儿风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8 益肾清利和络方颗粒剂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eGFR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基于“能量医学”理论探讨中药的治病物质基础
- 20 菲牛蛭规范化养殖标准操作规程(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