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和胃理肠丸中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和胃理肠丸中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白术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及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别.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白术粗颗粒,加水10倍量,提取6h;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为:β-CD与白术挥发油的投料比为6∶1,加水3.5倍,研磨75min.结论:提取工艺与包合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黄江虹 刊期: 2007- 05
-
糙叶败酱总皂甙的提取纯化和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糙叶败酱总皂甙的提取工艺.方法:将正交试验法与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研究糙叶败酱总皂甙的佳提取工艺.结果:糙叶败酱总皂甙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超声提取时间40min,超声提取温度55℃,超声功率210W.结论:超声波提取糙叶败酱总皂甙是一种简单、快捷、高效的提取方法.......
作者:王学习;陈茹;李世刚;沈薇;程卫东;赵健雄 刊期: 2007- 05
-
正交试验优选白虎汤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白虎汤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得膏率和芒果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0.5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作者:陈卫卫;邓超澄;冯看;黄忆阳 刊期: 2007- 05
-
槲皮素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单体优化、性能评价及其在薄层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以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为模板,选用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N,N-二乙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EAEM)、2-乙烯吡啶(2-VP)为功能单体,制备对槲皮素具有特定亲和性和选择性的分子烙印聚合物,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它们对底物的吸附特性,发现以离子作用结合的功能单体2-VP和DEAEM对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烙印效果.研究并将这种烙印聚合物作为薄层色谱的固定相,成功地分离了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
作者:何建峰;邓芹英 刊期: 2007- 05
-
益母草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益母草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实验,对益母草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益母草分散片符合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结论:与普通片比较,益母草分散片崩解迅速,体外溶出度高,大大提高了益母草制剂的质量.......
作者:严优芍;李卫民 刊期: 2007- 05
-
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霍山石斛活性多糖的研究
目的:为获得较高的多糖提取率,本文探讨了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脱色方法.方法:研究了多糖提取过程中影响浸提的几个因素.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pH,并通过Box-Behnken法优化了工艺条件,建立了工艺模型.结果:当提取温度为69.4℃,pH值为5.9,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1.57h时,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率高,达到0.1821g/g.DEAE-5......
作者:黄森;查学强;罗建平;于龙 刊期: 2007- 05
-
灵芝孢子粉的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含油率测定法、TLC法、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腺苷含量及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对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灵芝孢子粉的内在质量.结论:可以通过测定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含油率,TLC特征斑点及多糖含量、腺苷含量、总三萜含量等指标,有效控制灵芝孢子粉的质量.......
作者:姚仲青;李文林;周俊;朱虹;姚海峰 刊期: 2007- 05
-
贵州獐牙菜的生药鉴定
本文对龙胆科獐牙菜属药用植物贵州獐牙菜SwertiakouitchensisFranch.的性状特征以及根、茎、叶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全草的粉末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贵州獐牙菜提供了鉴定依据.......
作者:张秀桥;陈家春;桂琴 刊期: 2007- 05
-
栀子叶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对栀子叶FoliumGardeniae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详细描述了栀子叶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栀子叶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税丕先;庄元春;孙琴;朱烨;余昕 刊期: 2007- 05
-
银杏叶的生药学研究
对银杏叶的生药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甘肃陇南、天水、兰州地区所采银杏叶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以期为生药银杏叶的鉴定、质量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耿国平;马志刚;毛崇武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精制工艺研究
- 2 白木香离体根液体培养条件优化及色酮类物质诱导
- 3 卫生防疫宝丹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疗效观察
- 4 灯盏花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脑梗塞63例分析
- 5 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 6 磷霉素联合中药对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 7 补血方协同转染TCRVβ7.1 PBMC对肿瘤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缓解机制
- 8 一测多评法测定人参中9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 9 海拔梯度对当归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格局的影响
- 10 不同居群薏苡种仁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 11 天雄的本草考证
- 12 猪苓营养源的初步研究
- 13 生萝卜对人参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
- 14 谈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特点及优势
- 15 天丁颗粒治疗急性阑尾炎83例临床观察
- 16 黄花菜根化学成分研究
- 17 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18 当归失绿病的防治
- 19 金橘化学成分研究
- 20 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醇沉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