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材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药材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甘草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大鼠药动学的影响

    建立HPLC-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研究大鼠口服3种含附子煎液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动学变化.方法:3组大鼠分别灌胃附子煎液(A液)、甘草附子单煎合并液(B液)、甘草附子合煎液(C液),附子剂量均为1.5g/kg,HPLC-MS法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用DAS2.0数理统计软件分别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甘草与附子配伍后,......

    作者:沈红;朱玲英;姚楠;武洁 刊期: 2011- 06

  •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4-甲基-7-烯丙基氧香豆素的研究

    以4-甲基-7-羟基香豆素(Ⅰ)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醚法合成4-甲基-7-烯丙基氧香豆素(Ⅱ),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研究,进一步探讨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体内酶系统的多样性.方法:Ⅰ在碳酸钾、碘化钾催化剂作用下与3-溴丙烯反应生成烯丙氧基产物Ⅱ,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将Ⅱ投入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中,共培养7d后,利用TLC和HPLC进行产物检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

    作者:梁艳;邓文娟;周良彬;严春艳;于荣敏 刊期: 2011- 06

  • HPLC三波长融合法对芒硝三棱相畏物质基础研究

    建立三棱水煎液与三棱芒硝配伍水煎液的各自三波长融合图谱,通过融合后图谱,对比二者物质基础的区别,从而研究二者物质基础的改变.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CLC-ODS(150mm×6.0mm,5μm)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300、320nm;使用Matlab7.1编程进行谱图融合.结果:......

    作者:卫仲河;孟宪生;包永睿;郭小瑞;康廷国 刊期: 2011- 06

  •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组方药材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方药材麻黄、附子、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4个成分,其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麻黄和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8、8、39个成分;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与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在......

    作者:梁少瑜;谭晓梅;陈飞龙;罗佳波 刊期: 2011- 06

  • 忍冬木层孔菌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忍冬木层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反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忍冬木层孔菌中共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麦角甾醇(2)、香草醛(3)、3,4-二羟基苄叉丙酮(4)、β-谷甾醇(5)和正二十二烷酸(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忍冬木层孔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为新天然......

    作者:王晓梅;罗友成;郭志勇;曹丹;周明星;赵玉英;邹坤;汪鋆植 刊期: 2011- 06

  • 巴天酸模根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1......

    作者:刘景;夏忠庭;周桂荣;张兰兰;孔令义 刊期: 2011- 06

  • 维药新塔花药材质量研究

    建立新塔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于不同产地采集6批新塔花样品,对新塔花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对新塔花的茎、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以胡薄荷酮对照品对新塔花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测定6批新塔花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对新塔花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考察,并测定6批新塔花药材的挥发油含量;采用HPLC法对新塔花药材中胡薄荷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新塔花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鉴别进行了描......

    作者:赵翡翠;李伟 刊期: 2011- 06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的乳香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对收集的不同批次乳香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采用GC-MS法对乳香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HPLC-PDA法分析乳香中非挥发性成分,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SPSS16.0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GC-MS分析鉴定了乳香挥发油中的12种挥发性成分,相似度分析表明收集于广东药材公司乳香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相似系数为0.940);其次为收集于云南药材公......

    作者:蒋海峰;欧阳臻;宿树兰;严辉 刊期: 2011- 06

  • 顶空GC-MS法测定预知子提取物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建立测定预知子提取物中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自动顶空GC-MS法,RxiTM-5ms(30m×0.25m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优化顶空条件,以叔丁醇为内标.结果:三种溶剂与内标均分离良好,且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检测限分别为0.090、0.015、0.14μg/mL;加样回收率均在95%以上,RSD<5......

    作者:李国樑;杨雪梅;周枝凤;马安德;万新祥 刊期: 2011- 06

  • 相溶解度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超分子包合常数

    利用相溶解度曲线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欧前胡素或异欧前胡素,绘制相溶解度图.结果:相溶解度曲线为线性关系,包合模型为AL型.说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均与HP-β-CD以1:1包合,其包合常数分别为214.4、587.2L/mol.结论:HP-β-CD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形成的......

    作者:李聪;王嫦鹤;曾爱国;杨鑫;杨广德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