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部门: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44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8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9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多指标测定用于岗松油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岗松油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岗松油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均小于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99.74%(RSD为0.51%~1.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岗松油的......
作者:李嘉;张赟赟;姜平川 刊期: 2015- 01
-
Box-Behnken法优化新血宝分散片处方
目的: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优化新血宝分散片的处方.方法:考察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聚维酮、胶态二氧化硅等辅料对新血宝分散片质量的影响.结果:处方Ⅲ制备的新血宝分散片符合英国药典中分散片的标准.结论:处方Ⅲ适合制备新血宝分散片.......
作者:佘子岳;陈奕伸;洪仲思;卢倩文;余楚钦;梁超峰 刊期: 2015- 01
-
广东凉茶颗粒苷类化学成分研究(Ⅱ)
目的:对广东凉茶颗粒中的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ODS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和文献对照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东凉茶颗粒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6个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冬青苷B(1)、asprellanosidesB(2)、asprellanosideA(3)、4',5,7-三羟基黄酮-6-O-......
作者:苏贤君;王志芳;雷玲芳;宋化灿;张中强;张翠仙 刊期: 2015- 01
-
藏药沙棘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藏药沙棘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沙棘膏;UV法测定沙棘膏中的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沙棘膏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含量.结果:建立了沙棘膏薄层鉴别方法,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在不改变沙棘膏传统用药性状的同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可为藏药沙棘膏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游佳莉;杨洋;苏永文;万丽;王毓杰;范刚;张艺 刊期: 2015- 01
-
丹芪偏瘫胶囊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丹芪偏瘫胶囊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挥发性单味药材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声和挥发油提取法提取丹芪偏瘫胶囊、川芎、当归、石菖蒲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成分组成和含量.结果:从丹芪偏瘫胶囊、川芎、当归、石菖蒲中分别鉴定了40、25、26、29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1.36%、69.01%、89.17%、90.11%.结论:丹芪偏瘫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α-细辛脑、Z......
作者:宋洁瑾;陈涛;阎雪梅;李进 刊期: 2015- 01
-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在大鼠口服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粒径、多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姜黄素浓度,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96.4±67.2nm,PdI为0.369±0.061,Zet......
作者:张小飞;果秋婷 刊期: 2015- 01
-
胡颓子属3种药用植物叶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目的:对来源于胡颓子属的3种药用植物(胡颓子、披针叶胡颓子、宜昌胡颓子)叶进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研究比较3种植物叶粉末的红外谱图特征.结果:3种植物叶的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整体上虽较相似,但某些吸收峰的峰强度或峰强比有一定差异,其中二阶导数光谱的差异更为明显;披针叶胡颓子大叶类型与小叶类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差异极小;不同采收期同种植物叶样品的种内......
作者:张飞;李路扬;丁奇;胡吉清;龙娓芳;万定荣 刊期: 2015- 01
-
樟芝子实体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目的:对樟芝子实体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并用显微化学反应法对多糖及三萜类成分进行组织定位.结果:描述了樟芝子实体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行为,确定了多糖、三萜类成分在组织构造中的存在部位.结论:本研究可为樟芝的生药鉴定、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陈菲;张奉苏;刘训红;杨念云;陈名杰;侯娅;马阳 刊期: 2015- 01
-
野生与栽培太白贝母茎、叶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太白贝母不同生长年限栽培品及野生品茎叶显微组织特征的异同,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结合石蜡切片法研究太白贝母茎和叶的组织特征.结果:栽培品与野生品的茎横切面特征、叶表皮特征均无显著差异,但组织结构的大小及发达程度等特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从研究结果上看,重庆巫溪适合太白贝母的人工栽培,但在种植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其各生长阶段的特点,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浓;丁博;郭冬琴;张德全;李双霜 刊期: 2015- 01
-
参附注射液联合抗神经梅毒对神经梅毒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考察参附注射液联合抗神经梅毒对神经梅毒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神经梅毒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G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青霉素G钠+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D4+、CD4+/CD8+和N......
作者:陈冠锋;邵森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九头狮子草醇提物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 2 超声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提取陈皮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分析比较
- 3 异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
- 4 毛喉鞘蕊花的生药学研究
- 5 龙珠果的显微鉴定
- 6 岗松总黄酮体内外抗炎作用研究
- 7 乳核散结片一步制粒法工艺研究
- 8 山小橘化学成分研究
- 9 广东土牛膝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 10 补肾益脑方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Ach、SOD、MDA的影响
- 11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 12 中药枳实的本草考证
- 13 百部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4 正交实验法超声提取灵芝多糖佳工艺研究
- 15 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 16 RP-HPLC法测定消炎止痛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 17 肾衰康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8 不同产区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 19 鹿茸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
- 20 克清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